周渝:茶精神
编辑:芯仙茗堂 2017-04-14平淡、无限,是茶的精神,是从喝茶中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,也是东方文化独有的神韵,“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”。就在这条新生南路, 16巷1号,一栋90岁的老屋,没有招牌,墙头上能看到些许绿竹与紫藤,天生地养地长成了微妙的姿态。若肯在门边多停留一刻,会发现门内静放的花草都带着自然的娇矜之态,灵动鲜活, 仿佛不沾人气…… 这里是紫藤庐茶馆。在台湾, 紫藤庐虽名为茶馆, 但就像新生南路一样, 被闹市中生活的老百姓“ 自动屏蔽”——“ 又不是上学又不是拜拜( 礼拜或者上香) 没事去那里干嘛?”这里的主人周渝也说:紫藤庐有一道半开的门,里面有一座花园,但有些人经过,却根本连门口都看不到……
【“茶”“艺”贯通的隐世哲学】
周渝,袓籍湖南长沙,1946年出生于重庆,1981年创立文化茶馆“紫藤庐”,并长期推广茶道美学、国际茶文化交流及艺文活动。近年来关注大陆茶的原乡云南地区的生态破坏问题,在海峡两岸茶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。
把喝茶变成有文化性的“品茶”,出处大概就是紫藤庐无异。早年的台湾也有类似茶艺室,但是这个“茶”和这个“艺”,在坊间被赋予了太多擦边球的意义,因此越是“纯吃茶”,越是不“纯”,只有周渝的紫藤庐,将茶贯通为艺,除了发明了“正静清圆”的茶学体系,还有每年冬天的茶学思想课程—上一次的课程,是茶汤世界的“生”与“死”—这样一个地方,不是一个入世的所在。经周渝改造后的紫藤庐,除了木门与庭院还保留日式建筑的风格外,其余的一切都显得随意而本土:院内的三棵紫藤树野态十足,看上去已经分不清每一棵之间的界限;饲料斗里满布青苔;一层落地窗户全部可以打开连成没有间隔的开间;连随处可见的插花盆景,也会被任何一个经过的工作人员随手摆弄,时不时地就变换个样子。但这正是紫藤庐本来的样子, 是周渝蕴含在茶道里的理念与态度:信奉自然,信仰沟通,物质在这里从来不是考虑要素。所以,院子里会用农村里常见的土瓮来养娇贵的花朵,但普通茶客手里端起的茶具却随随便便就是个价值不菲的古董。周渝很多时候,访友、聚会、授课,都会拖着一个拉杆箱—里面全是他珍藏的古董茶具。1981年开始, 周渝一直重视收集古代的茶器,30多年来没曾停止,古董市场的老板甚至都摸清了他的审美和偏好。“这个磨是明治时代的”,周渝语带兴奋。明治时代的茶磨其实也是在福建所造,古董市场的老板在日本偶而见到,第一眼就认定“周渝一定会喜欢”于是背了回来。果不其然,现在这个茶磨也成为了周渝的又一心头好。
【周渝的入世、出世、隐于市】
“无闻、平淡”,是周渝定义的茶文化精神,而周渝、紫藤庐、台湾茶文化, 三者又似乎彼此融汇其中, 有着拆不开、分不清的同感效应,仿佛在骨子里一脉相承。周渝提到,在家谱的说法中,他们是北宋周敦颐的后代,“出淤泥而不染” 似乎更带了点世袭的感染。“ 渝”,重庆的简称。周渝1946年生于此,在重庆最有文化气息的沙坪坝,与现时的紫藤庐所处之地仿佛因缘际会般巧合:“我记得是老房子,黑砖,仿苏联建筑,楼梯弯曲延伸,尽头黑漆漆的”,周渝搜索着儿时两岁时的记忆,连这简单的画面感都带着感情色彩。
周渝的父亲周德伟,世任国民党财政部关务署署长,在周渝的印象中,父亲廉洁、正直,有强大的精神世界。因为家庭状况、时政局势、身体因素等外在条件,周渝并不是父亲最偏爱的孩子,但是晚年的周德伟也承认,周渝知道他的痛苦,是最懂他的孩子:“第一,他的学问不被他人了解而痛苦;第二,他的主张、所预见的东西,最终都得到历史的证实,但当初没人能听懂他讲得什么,所以很痛苦,他非常孤独。”严厉又强大的父亲深深影响着周渝,而家境的优良同时支持也限制着他。自身充满文人气质、但又不用为生计担忧的年轻人,在很多时候,上下求索只是为了摆脱身上的这些光环或者枷锁,寻求自己所追求的自由。于是,即使哥哥姐姐全是理科高材生,大学时期的周渝也选修经济学与外文系,但他真正热衷的却是文学、诗歌,甚至会跑去别的课堂专门为了听“乐府诗”课。1976年,周渝创办“耕莘实验剧团”,开始正式做实验话剧。上世纪70年代,他就以完甄和的《望你早归》为剧本编导了同名话剧,当时被誉为“冲破戒严封锁的传奇”。到2006年剧团30年纪念,这个剧被复演5次,场场爆满,亲友团里往来无白丁,甚至包括马英九的夫人周美青。
虽然作为话剧人周渝可谓风光无限,然而,他创办剧团的理由却真实简单到极致:“那时候所有的戏剧都要送审,那会儿只是想找一个办法不送审而已!”那时,电视、剧场被主流文化控制,没有任何一点民间声音的余地,而有口皆碑的《望你早归》,其实最让人看重的不是它的警世深意,更多是因为它与当时的电视节目截然不同,它展示的是最真实的人和事,连对话都是闽南语,时评称:台湾的戏剧终于出现了。周渝就是这么一个人,一直追求的是真实、平淡,但又会在别人认为都没有空间里钻出广阔的天地。这与他的“茶”精神一脉相承:“平淡、无限,是茶的精神,也讲究余味、余韵。全世界只有我们看重‘余’,这里头有很大的空间,能创造大戏。”像周渝这样的台湾文人有非常突出的特点:温和、隐忍、持重。文人自古皆因愁好酒,因为夙愿难求。台湾文人一样愁,“文人苦啊”,周渝不断强调,但他们的释放方式更柔和:求之与自然,求之与天地。现在,存在了几代人文化记忆里的空间保存下来了,也具备了更多的公共性。但是,虽然有一身的故事,紫藤庐并不靠各种历史传奇或者名人而出名:“许多不知道任何这里历史的人,走进来也会觉得很舒展。” 台湾名人陈文茜说过,紫藤庐永远不属于胜利者,永远不属于喧哗之地。现在的紫藤庐依然承载着台湾文人那股内敛温和的气质,于茶、绿窗、铁壶中,透出一股大隐隐于市的清新与光华,最起码,它是那种美得让你难忘的茶馆,只需要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多留心一点,多注意一眼,然后顺着茶香,轻轻推开这道门……
【找寻中国茶道】
喝茶,人人都会,柴米油盐酱醋茶,中国人喝了数千年的茶,是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所形容:“只要有一只壶,到哪儿都快乐”的民族,因此而发展出来的制茶工艺、饮茶艺术的讲究,是世界少有的。
遗憾的是,经过唐宋明等几代发展到巅峰的中国茶文化,在清朝末年却因为战乱及革命,逐渐走向没落。但约略在同时,一海之隔的台湾,却将饮茶这桩雅事发展成休闲文化与家常生活的一部分,隐然成为承明继清的“台湾茶文化”。台湾的生活与饮茶文化密不可分,甚至可以说,饮茶这种风俗成为台湾社会生活的一部分。与茶相关的产业深入到岛内各个角落。“去吃茶”这句话已经变成台湾人待客的口头禅。茶仪的讨论之外, “ 工夫茶” 泡法可以怎样再改良也是热门话题。小壶泡是否一定要有茶船、闻香杯、茶海、茶盘、茶拨子等这么多的茶道具, 是不是可以简省成一壶两杯, 甚至为何一定要用小陶壶,可不可用唐式横把壶,甚至不用壶,用盖碗泡等。茶道具由简单到繁复,再回到简单,台湾的饮茶方式似乎就在这两头摆来荡去。
在茶仪、道具等茶事的探讨之外, 对有关“ 茶与人生” 等茶道精神的探索, 也是茶界人士讨论的核心。一千年前唐代陆羽所著的《茶经》是中国茶道的“ 圣经” , 我们或可从中得到一些答案。《茶经》除了明白记载泡茶的要诀, 也点出中国人喝茶的一些态度跟方法。例如喝茶要喝“ 本色茶” , 不要加果加料加味。而“ 茶性俭” , 量不宜多, 不要牛饮。类似小说《红楼梦》栊翠庵妙玉喝茶的提示:“一杯是品,二杯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便是驴饮了。”换言之,中国人喝茶,不只在喝滋味,甚至还要喝出茶的境界。从茶道具、品茗环境等的精进, 到茶界人士致力追寻的“ 中国茶道”,这也许就是台湾的茶文化。茶,原本是农产品,饮茶,也原本是人类生活的日常之事,但是在中国人数千年文化的映照下, 饮茶生活却被经营出滋味、哲理、境界等种种与人生挂勾的大事。在台湾喝茶, 可以喝出万般滋味,不同的情境、不同的茶叶, 就有不同的气味, 都在人们日常生活里, 喝出一点儿悠闲、一点儿美学、一点儿人生哲理。茶里茶外,小东西、大风光。